政策衝擊大 央行澄清這類貸款不影響
圖/外界建議央行將都更危老重建貸款排除於不動產貸款計算外,央行說明或失觀測指標意義。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自去年9月起,本國銀行「都更危老重建貸款」的年增率均超過20%、今年6月底更達26.73%,遠高於全體銀行建築貸款的年增率2.01%,且「都更危老重建貸款」占建築貸款比重、也從去年9月底的19%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23%。央行表示,都更危老貸款金額與比重的持續攀升,都顯示政策管控並未影響資金供應。
|都更危老不影響 亦不排除在集中度計算外
根據《聯合報》報導,引用央行統計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銀行辦理「都更危老重建貸款」餘額達8,014億元,相較2020年底(第一波信用管制實施前)的2,091億元、大幅增加5,923億元;相比去年9月底(銀行開始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的6,700億元、也增加了1,314億元,顯示信用管制與自主管理並未抑制「都更危老重建貸款」。
至於外界建議將「都更危老重建貸款」排除在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計算外,央行認為恐有不妥,並說明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之觀測目的,在於掌握銀行信用資源配置情況與控管相關貸款風險;而都更、危老貸款屬於中長期授信,銀行仍須承受房市景氣波動帶來的風險,若將其排除、雖可使集中度數字下降,但卻無法完整反映授信風險與資金流向全貌,反而失去觀測指標的意義。
央行重申,支持政府政策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的立場不變,且現行措施已保障相關貸款資金需求,未來也將持續關注市場動態與銀行風險管理情況,維持金融穩定與政策推動間的平衡。
|貸款卡關金管會出手 三大族群不得拒貸
至於房貸政策緊縮,市場傳出民眾貸款卡關,據金管會統計資料,近半年共接獲約30件民眾房貸申訴案件,集中在新青安貸款與銀行限貸令兩大類,申訴內容多有關貸款困難、撥款緩慢與貸款成數不足問題;對此金管會與財政部近日宣布,銀行對「首購族」、「自住型買方」以及「已取得銀行貸款承諾額度者」,不能隨意拒貸。
央行對房市不動產集中度管制、預計持續到年底,加上近期處於20年來最大交屋潮,撥款作業出現塞車情況,財政部表示額度較緊縮,銀行可轉介民眾至其他公股銀行,承作加速流程。
注:文中所涉坪數,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規劃坪數。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