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住宅很方便? 這項費用卻高得嚇人

15086 閱讀

【金筱筑/採訪報導】房市交易熱絡,民眾翻開廣告文宣,發現有不少新建案主打科技智能宅,專家表示智能宅兼具安全、節能、便利3大功能,但也提醒,通常這種標榜智能宅的住家,房價一般都會比同區域其他住宅來的貴,實用性也因人而異,待廠商保固期一過,日後為了維護,管委會要付出的時間成本跟保養必須花費很有可能會相對一般住宅高,若最後管委會無心力維護,反而使民眾多花錢買到不實用的配置。

|AI人臉辨識 能結合電子鎖跟叫電梯

新建案規劃推陳出新,在5G蓬勃發展、人口高齡化和疫情的衝擊下,房產開始往智能化、全能化轉型。天下專業行銷廣告社總經理周有倫表示,所謂的科技智能宅,主要可細分2大種類,一種是社區整體公設規劃,另一種則是居家系統規劃。

在社區整體公設規劃部分,軟體配備可會強調水電系統、弱電系統、IOT社區監控、24小時環境偵測、求救與視線觸發連動攝影等,而其中與民眾生活關聯最緊密的,應當為物業管理系統,不論是包裹或郵件,民眾都能透過手機第一時間獲取通知,包括APP對講、社區公告、管委資產管理、巡邏管理、公設維護等資訊,甚至還能透過手機APP呼叫電梯、計程車等功能,假如家裡有行動不便的年長者,行動就會更加方便。

另外,也有建案規劃指紋、聲控、AI臉部之生物辨識系統,甚至是設置AI巡邏機器人,來提升防盜之效果,以AI人臉辨識系統來說,周有倫指出,當民眾進出大門時,嚴防陌生人跟監,把關人流,進入電梯時,內建的AI人臉辨識系統偵測到用戶後,會直接派電梯到用戶所在樓層,之後不用按鍵,就可將用戶送達自家樓層,可避免按按鈕時的間接接觸,有些更可以結合電子鎖功能。

不過,百億房產教練RENBA認為,雖然人臉辨識優點是可避免碰觸電梯,減少病毒傳染接觸的機會,但在疫情時代,不方便脫口罩可能就會導致人臉辨識沒有那麼方便或是偵測錯誤率變高,而且,畢竟住宅空間強調隱私性,AI人臉辨識可能更適合運用在公共空間,此外這種系統價格相對昂貴,一套系統基本至少10萬左右,每加一個樓層必須再加5萬,成本多少都會反映在建商售價成本上,而且人臉辨識因為需要相機,就很容易耗電,電池更換跟故障報修也會相對頻繁,可能會成為日後管委會公設維護主要成本支出之一。

圖/住戶利用AI人臉辨識開鎖,可提升防盜效果。

|智能音箱當操作入口系統 更好整合

另一種類型的智慧宅,則是主打居家智能家電,除了家電自行配有的功能之外,近幾年的新案強調不同品牌的系統整合性,民眾可以透過手機或是智能音箱、大型路由器當連線路口,遙控各3C產品、燈光照明、瓦斯警報、門禁辨識等,只要輕輕一按,家中的大小電器甚至窗簾都能立刻歸位。百億房產教練RENBA建議,民眾最好以智能音箱作為操作入口系統,因為用智能音箱按按鈕原比手機APP快速,畢竟民眾平時手機APP內容就已夠多,另外使用智能音箱的聲控系統整合會比手機來的快速又便利。

此外,民眾若想要打造居家智能家電宅,就如同找設計師裝潢房屋一樣,最好在預售階段時就跟設計師表明想要這樣做;但如果只是要簡易冷氣、電視、電燈開關整合,朵卡室內設計設計師邱柏州認為,民眾只要買好智慧音箱喇叭、 WIFI轉紅外線的萬用接控器、WIFI智慧開關,整體花不到3000元預算,就可滿足基本聲控、手機APP操控需求。

|智慧建築等級不同 增加1~2%的營建成本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自2002年開始推廣「智慧建築標章」,並參考綠建築做法,分為合格級、銅級、銀級、黃金級及鑽石級等5等級,以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等8項指標評估,智慧建築也依等級不同,增加1~2%的營建成本,整體來說著重在社區智慧設備建置,而非單純為單一住家設計。

舉例來說,對住戶最有感及最有幫助的設計莫過於於手機、網路WIFI不斷線,以黃金級智慧建築要求在地下室、電梯等各角落至少要有3家行動電話通訊無死角,在大廳甚至還有無線網路可供使用。民眾在挑選智慧宅時,可以看看建案是否有取得智慧建築候選證書、或是標章,當作建案時否為「真」智慧宅考量之一。

|科技智慧宅 公設維護很重要

建築智慧化使「人的操作」以及「人與人非必要接觸」機會大為減少,不過,RENBA坦言,整體來說,像這種智慧宅成本大多比非智慧宅建案來得高,雖然隨著5G科技、防疫概念普及化,近年來即使非豪宅設計的產品也逐漸採用智慧化系統,但其品質跟整合性可能就沒那麼好,等到產品保固期一過、設備故障時就會很麻煩,假若管委會最後無心力維護公設,住戶很有可能最後就白白多花錢,卻買了一堆無用功能,建議還是要思考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再出手購入。

圖/有建案備有QR CODE功能,屋主可以傳給客人,讓他們自行掃描上樓。南京御邸提供

Tips:

而隨著電動車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不少科技智慧宅為了強調環保節能,會主打地下室可使用電動車充電樁,民眾可依感應卡扣款,相關系統也可以避免有人偷用自家充電樁。而依國家法規規定來看,2030年不再生產燃油車,民眾買了電動車後,就得思考如何充電,因此內建充電樁的停車位就很重要。

依照目前最新建築法規規定,取得建照的新建案,都需為每戶車位預留架設電動車充電設施的線槽和孔洞,住戶若有需要,自行負擔包含牽線、購買與架設充電樁,以及保險、充電用管線與充電設備修繕等的相關費用;但假如買的是中古屋社區,車主就得與管委會溝通,或是仰仗公用充電設施。

圖/不少科技智能宅會主打地下室配有電動車充電樁。

注:文中所涉坪數,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規劃坪數。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凡註明“591編輯部”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591房屋交易網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591讚同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