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提10年後沒人買房 學者酸:天方夜譚
圖/學者張金鶚認為,社宅對於抑制高房價根本是無濟於事。
隨著少子化、高齡化時代來臨,營建署長吳欣修認為,10年後的購屋需求將會明顯遞減,且未來20萬戶社宅陸續到位,將能有效改善目前高房價的問題,但學者張金鶚卻認為,社宅只是在協助少數弱勢家庭解決其居住問題,租售市場目前相互脫勾,對抑制高房價根本是無濟於事,租稅工具搭配貸款限制措施才是有效打房作法。
|少子化+社宅增 助於降低購屋需求?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營建署長吳欣修日前指出,房價是市場供需關係,刻意抑制效果並不大,但台灣面臨少子化,10年後的購屋需求一定會減少,加上未來20萬戶社宅數量逐年增加,也會削減一些購屋需求,房價自然會因供需關係改變而出現明顯修正,將能有效改善目前高房價的問題。
對此,前台北市副市長、清大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在臉書撰文指出,在房市資訊不透明及持有成本持續下修,要期待房價大幅修正是天方夜譚;社會住宅是以出租為主,原本應該是提供社會弱勢居住需求,但卻變成以小家庭或是單身族為主,真正弱勢反而被排除在外。
|租稅工具+貸款限制 成效較佳
此外,社宅數量有限,根本無法影響房價,且租售市場目前相互脫勾,這對抑制高房價根本無濟於事,政府若要真正面對高房價就必須從健全房市資訊透明開始,釐清房市供過於求現象,避免房價及銷售現況被業者掌控而扭曲市場,造成哄抬炒作。張金鶚認為政府應積極面對高空屋率現象,透過囤房稅提高持有成本,減少投資炒作,才能逐漸減緩空屋同時抑制高房價。
另外,張金鶚也提及央行近期的作法才是正解,隨著全體國銀房貸與建築貸款餘額雙雙締造歷史新高紀錄,房市量價增溫,央行日前示警將透過貸款成數上限,降低貸款成數(LTV),抑制投資需求,同時央行亦強調若要抑制房價,以新加坡與香港實證結果看,租稅工具對抑制房市交易價量成效較佳,如果租稅工具搭配貸款限制措施,成效更加顯著。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最新文章
-
央行打炒房有效?中研院:7成民眾看漲房價
2025-07-04 · 即時新聞
-
建商現讓利潮? 代銷認開價回歸買方預期
2025-07-04 · 即時新聞
-
3350萬起入手電梯別墅!太平區高CP值新案 玻璃外觀x全棟開窗x4大套房
2025-07-04 · 短影音
-
上班族好薪酸 這三都薪水追不上房貸
2025-07-03 · 即時新聞
-
限貸令「地上權」難申貸 央行說關係不大
2025-07-03 · 即時新聞
熱門文章

9915

9143

8648

7964

7645
更多地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