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者愛買素地? 專家解析原因
圖/壽險業者可以自行開發素地,以創造更高租金收益。
看好投報率!根據商仲業者統計,壽險業者近3年大買素地,從2016、2017年壽險業者買素地的金額比重,未超過全年不動產投資額的4成,到2018年起,比重已逾7成,截至今年目前壽險出手不動產已超過300億元。商仲業者表示,像這種素地或地上權案標案,對於壽險業者而言既能夠取得具規模性的量體,旗下也有營建能力可以投入自行開發,以創造更高的租金收益。
|世貿三館地上權案 壽險出手不動產超過300億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觀察近5年壽險業購置不動產狀況,發現2016年壽險合計購置不動產金額達389億元,包括買下廠辦、零售百貨及飯店等,素地占比僅39%,2017年則因房市落底影響,商用不動產市場欲振乏力,全年主要都是零星的商辦交易累計落在114億元,素地交易占比僅占2成。
但2018年隨著市場盤整後,統計資料顯示壽險全年交易來到254億元,而素地交易占比拉高到76%,2019年全年壽險業共計出手395億元,包括信義行政中心地上權案等,素地交易比例也有66%,今年截至目前壽險出手不動產已超過300億元,主要是世貿三館地上權案順利標脫之故,同樣也是4家同搶素地的案例。
|壽險買素地 可自行開發創造租金收益
商仲業者分析,由於,近年市場上不動產釋出標的減少,且合乎金管會法規規範,也就是旗下不動產投資須2年即時運用、出租率要超過6成、且最低投報率要達中華郵政2年定儲機動利率加5碼以上等不動產限制的選項不多,也因此壽險業開始對於開發型的土地感興趣,轉向出手土地或地上權的標案。
而2018年南山廣場啟用後,辦公室市場迎來供不應求的熱況,且短期在3~5年內台北市辦公室幾乎無新增供給,對於壽險業者而言,像這種素地或地上權案標案,對於壽險業者而言既能夠取得具規模性的量體,旗下也有營建能力可以投入自行開發,以創造更高的租金收益,短期內壽險出手購置不動產仍會偏向買地興建的可能。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最新文章
-
法拍市場陷低迷 全台Q1移轉創十年新低
2025-04-29 · 即時新聞
-
交易量慘澹 房仲龍頭營收年減近三成
2025-04-29 · 即時新聞
-
北市5大交易熱區出爐 這區年增幅排第一
2025-04-28 · 即時新聞
-
囤房稅2.0利多 自住稅率設籍放寬至六月
2025-04-28 · 即時新聞
-
買房貴,修房也貴!你的房屋險保障足夠嗎?
2025-04-28 · 最新市況
熱門文章

1.3萬

1.3萬

1.3萬

5484

4790
更多地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