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只能爬樓梯 老公寓八成這族群買

圖/據房貸資料顯示,屋齡逾30年老屋買盤有8成為青、中年族群,其中又以40~50歲占比最高,都顯示老屋買盤年輕化。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彙整聯徵中心房貸資料,今年Q1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購屋客群、有超過8成為50歲以下購屋族,其中又以40~50歲購屋客群最大宗、占比達35.7%,且近5年來年增約2.9個百分點,有逐漸增加趨勢。專家表示,主因老公寓房價相對友善、加上室內實坪高,較吸引年輕客群,高齡者考量居住不易,換屋較多規劃賣公寓換大樓。
|房價親民且公設比低 受青、中年購屋族青睞
台灣房屋統整聯徵中心數據,顯示50歲以下購屋族購買老公寓佔比最高、達8成。對此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房價高、新大樓貴,不少年輕人購屋選擇「先買老、再換好」,老公寓雖屋況舊、但房價親民,加上公設比低、室內實坪高,在台北市這類高房價都會區,預算有限的年輕客群只能向低價老屋靠攏,也讓老公寓購屋客群年輕化。
張旭嵐說明,主要是都會區老公寓多位在市中心蛋黃區,生活機能成熟、交通便利,對於依賴市區機能、社交活動頻繁的年輕購屋族來說、頗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老公寓亦具備都更危老重建價值,更成為自住投資兩相宜的置產選擇。
|居住不易且貸款受限 電梯大樓成高齡者首選
反觀50歲以上客群,老公寓佔比不到2成,且隨著年齡層越高、占比越低,70歲以上客群僅剩0.4%,同時近5年來高齡客群占比更呈現負成長,對老公寓接受度明顯降低。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50歲以上退休族財富收入有一定程度,早年持有的老公寓也都增值,但考量老公寓多無電梯、不利高齡居住,如購屋預算充足、多半會以有車位的大樓產品優先,人生下半場逐漸出現「賣公寓、換大樓」的換屋規劃。
此外,部分銀行設有內規,以貸款人年齡加上屋齡不超過75~85年為原則,然而市場中古公寓大多30年以上,貸款人年齡如超過50歲,則較容易在銀行核貸上卡關,相對不易吸引高齡者進場。李家妮補充,內政部規劃2025年Q4推出「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針對屋齡逾30年、樓高4至6層且經初評結構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修繕經費補助,包含加裝無障礙設施、立面修繕等,有助長者無須面臨換屋壓力、青年也能回流居住,推估也將影響老公寓結構性買盤再變化。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最新文章
-
吹降價風 10月房仲交易量小幅回溫
2025-10-31 · 即時新聞
-
房市價量陷膠著 這三區銷售率跌至新低
2025-10-31 · 即時新聞
-
房市低迷 前三季買賣移轉跌破20萬棟
2025-10-30 · 即時新聞
-
輝達總部「歹戲終落幕」? 周邊房市吞定心丸
2025-10-30 · 即時新聞
-
百貨商機潮帶動 台中三大區塊房市升溫
2025-10-29 · 即時新聞
熱門文章
斷頭潮沒出現 全台法拍量年減逾兩成
9436
房市價量陷膠著 這三區銷售率跌至新低
8301
股市創高回穩 8月預售解約量驟降七成
6756
十大豪宅洗牌 「陶朱隱園」登全台單價王
5966
北市房市7月價量齊縮 僅小宅價格正成長
6239
更多地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