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出錢買房意見多 專家教你如何溝通
圖/當父母成為買房出資者時,從看屋到裝潢都可能會因為世代間喜好、習慣、價值觀不同而意見相左。
台灣房價高昂,薪水卻沒有漲到相對水準,許多年輕人想買房,得倚靠父母贊助頭期款,但當父母成為出資者時,從看屋到裝潢都可能會因為世代間喜好、習慣、價值觀不同而意見相左,甚至引起摩擦糾紛,專家建議,基於出錢為王,年輕人仍應尊重長輩意見,並可先預留空間,將有臥榻或沙發床的書房當作「孝親房」,方便長輩到訪時彈性調整。
|對於房子觀念不同 凸顯溝通困難
現在不少民眾做財務規劃時,會規劃一份給孩子的買屋基金,因為一般上班族出社會想要買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年輕人接受長輩資助買屋的頭期款或房貸,卻容易抱怨長輩意見太多,從房子的地段、裝潢、家具、擺設等都要管,像長輩較重視風水,如開門的方向、樑柱位置、開窗面是否有沖煞,年輕人雖不以為意,但長輩卻無法接受。
若房屋位相當熱鬧的地段,長輩也會擔心環境太雜亂,但若位於新興區域,生活機能還不完備,長輩也會擔心不便利,另還包含與父母家的遠近距離,若子女屬意的地點離父母、家人太遠,也很容易被打回票,對於房子諸多觀念的不同,凸顯兩代之間的溝通困難。
|建議子女還是先預留空間
面對長輩的反對或額外要求,根據「Nownews」報導,房仲業者坦言四字訣:「出錢為王」,建議年輕買方多與長輩溝通,努力讓雙方達到都可接受的共識。針對環境熱鬧或機能不佳的問題,可向長輩說明熱鬧的地段生活較方便、距離公司很近等理由,想買機能未成熟的重劃區,就可強調房價較便宜,可以買到更大空間。
另一種常見的「孝親房」爭議,則是因為許多長輩出資贊助晚輩買房,會希望晚輩能在這房子中留有長輩同住的空間,但畢竟房價普遍貴,房子多1房可能總價就多個百來萬,恐增加財務壓力,因此,房仲業者建議子女還是先預留空間,雖然長輩未必真的會入住,但可先準備好床舖,並將該空間設計為有臥榻或沙發床的書房,方便長輩到訪時彈性調整。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最新文章
-
民眾看跌比例增 7成認為買房等1年以上
2025-09-26 · 即時新聞
-
虛坪改革公設比降5%? 專家指房價撼動難
2025-09-26 · 政策解讀
-
捷運通車前提早卡位!大和仰慕品質小宅 高坪效格局小家庭首選
2025-09-26 · 短影音
-
桃園藝文特區小宅18坪起輕盈規劃!機能到位 生活質感剛剛好
2025-09-26 · 短影音
-
政策效應猛烈 上半年熱銷建案年減逾9成
2025-09-25 · 即時新聞
熱門文章

2萬

8354

6191

6019

5073
更多地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