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不吃不喝16年才能買房 央行:房市買氣漸緩

圖/六都中以台北市購屋負擔最重,房價所得比已達16.29倍。
中央銀行昨 (31) 日公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我國不動產市場交易活絡,但房價走高使民眾購屋負擔緩升至去年底,全國房貸負擔率達37.83%、房價所得比為9.46倍,六都中以台北市購屋負擔最重,房價所得比已達16.29倍。央行官員表示,去年房市熱絡,造成民眾購屋負擔攀升,不過隨著政府打炒房力道加重,整體買氣已有所趨緩。
|去年房市交易活絡且房價走高,民眾購屋負擔緩升
據《聯合報》報導,央行昨 (31) 日發布第16期金融穩定報告,彙整去年初至今年4月間,國內外經濟及金融情勢發展,並分析可能影響台灣金融體系的風險。央行表示我國金融體系維持穩定,債務水準尚維持可控範圍。
對於不動產市場方面,央行金檢處副處長潘雅慧表示,去年房市交易活絡且房價走高,民眾購屋負擔緩升,去年全國建物所有權買賣移轉棟數為2014年以來新高,年增6.62%,但今年初隨央行及相關部會相繼採行抑制炒作措施,房市交易成長漸緩。
央行統計,全國房貸負擔率亦逐季緩升,至去年第4季為37.83%、房價所得比為9.46倍,均較上年同期增加,購屋負擔緩升,六都中以台北市購屋負擔最重,台北市房貸負擔率已達66.09%、房價所得比也高達16.29倍。
|持續調整規範與風險控管,穩健房市發展
央行強調,政府前年12月推出「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後,央行已4度調整不動產貸款規範,金管會也持續採行措施強化金融機構不動產貸款風險控管,相關部會相繼修法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並防杜短期炒作與避稅漏洞等,也都有助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
另一方面,央行提到今年政府財政預算赤字為7833億元,創近10年來的新高,主因政府2次追加防疫和紓困特別預算,並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第3期等多項計畫,導致歲出規模擴大,但相當於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3.61%,仍低於美、歐、英、日等主要經濟體。而政府債務餘額相對GDP比率雖回升至33.60%,但債務水準尚維持於可控制的範圍。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最新文章
-
吹降價風 10月房仲交易量小幅回溫
2025-10-31 · 即時新聞
-
房市價量陷膠著 這三區銷售率跌至新低
2025-10-31 · 即時新聞
-
房市低迷 前三季買賣移轉跌破20萬棟
2025-10-30 · 即時新聞
-
輝達總部「歹戲終落幕」? 周邊房市吞定心丸
2025-10-30 · 即時新聞
-
百貨商機潮帶動 台中三大區塊房市升溫
2025-10-29 · 即時新聞
熱門文章
斷頭潮沒出現 全台法拍量年減逾兩成
9436
房市價量陷膠著 這三區銷售率跌至新低
8301
股市創高回穩 8月預售解約量驟降七成
6756
十大豪宅洗牌 「陶朱隱園」登全台單價王
5966
北市房市7月價量齊縮 僅小宅價格正成長
6239
更多地產新聞



